线上炒股配资_在线炒股配资_炒股配资公司-专业低息配资线上 高蒙河:海纳百川底蕴,广富林低谷和“马桥再出发”|讲堂169
你的位置:线上炒股配资_在线炒股配资_炒股配资公司 > 炒股配资公司 > 专业低息配资线上 高蒙河:海纳百川底蕴,广富林低谷和“马桥再出发”|讲堂169
专业低息配资线上 高蒙河:海纳百川底蕴,广富林低谷和“马桥再出发”|讲堂169
发布日期:2024-07-27 19:39    点击次数:128

专业低息配资线上 高蒙河:海纳百川底蕴,广富林低谷和“马桥再出发”|讲堂169

下调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取消商业性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有助于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减轻还款负担,更好地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将根据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意愿,指导商业银行落实好相关政策。

“V观财报”(微信号ID:VG-View)梳理发现,近年来,葛卫东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对半导体公司均有布局。钟爱半导体公司背后,葛卫东的回报情况如何?

169-2期嘉宾对话环节,由曹峻与黄翔对话,深入探讨这1000年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中的地位

【导读】5月25日,文汇讲堂169-2期《广富林文化中的北来与马桥文化中的南源》,由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黄翔作主讲,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曹峻担任对话嘉宾,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高蒙河作点评,三位嘉宾均与现场展开密切互动。本系列讲座由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委会协办。上报集团技术运营中心融媒运营中心作技术支持,央视频、喜马拉雅、文汇报微信视频号作直播。

经整理,现分主讲、对话、提问(含精彩瞬间)、点评(含提问和自测题)与读者听友分享,此为点评篇。

高蒙河点评,由千禧年的广富林发掘现场到当前上海城市精神及文化使命

今天两位考古专家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三、四千年前,上海这块土地上曾经上演过的远古时代的历史大剧。

上海有两个“六千”。第一是空间上,有六千多平方公里,第二是时间上,有着六千年的历史。如果从中间分开,应该是两个三千年。第一个三千年,文汇讲堂用第一讲“最初的上海”和今天这讲“广富林文化中的北来与马桥文化中的南源”梳理了一遍。而今天话题的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正是前面这三千年中的后一千年。正所谓:听君一席话,领略一千年。

这1000年正从学术逐步走向大众

文汇讲堂“上海6000年”总预告

首先,对于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的这一千年历史,刚才黄翔老师用了“历史变革”,曹峻老师用了“历史大势”来表述,把距今4000年到3000年远古上海的历史做了高度浓缩概括,所以首先要感谢他们。其次,感谢在场和线上的观众朋友们,你们的提问很“专业”,第一位女士提的考古学文化是怎样确认的?它的时间、空间、特征等;比我头发还黑的老先生提问,把中国历史前后资料都找到了,甚至提到远达200万年之久的中国文化之始。第三,感谢文汇讲堂,用这样一个著名品牌来传播“上海6000年”系列话题,有七次讲座、九次研学。其中的远古上海是很多人的知识盲点和认知误区,因此,更值得也需要久久为功地去传播和普及。

1999年,高蒙河在发掘现场的留念

上海不但有两个“六千”,还有两块土地,一个浦东,一个浦西。浦东更多地上演着现当代的大戏,浦西则上演着近现代直到远古的大戏。浦西的西边松江区,连续多年进行了广富林遗址的发掘。我还记得,在迎来21世纪的1999年下半年,上海博物馆和复旦大学组成了一支广富林考古队,我非常有幸参与其中。1999年最后一天和2000年的第一天我们都是在广富林工地度过,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工地都结了冰,我们去佘山迎来了千禧年。这场跨越了两个世纪的考古发掘,一晃20多年过去了,广富林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今天的话题。

而在闵行的马桥遗址,自从1959年开始,就不断有新的考古成果面世,不但命名了马桥文化,还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还在“青浦是上海之源”、“松江是上海之根”之后,被我们冠以“马桥是上海之本”的文化名号,成为了闵行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5月17日,马桥文化抽象摄影展以当代艺术方式与古人对话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市民、越来越多的相关社区、政府都越来越了解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它们古代价值,即历史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不但被弘扬,衍生出很多周边文创产品,它们的当代价值,包含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传承价值,也已经从考古底蕴转换为上海城市精神。

考古不远,贯古通今。这一千年、这两个文化,成为远古的上海走向当代的上海的关键节点。走向社会、走向公众、走出上海,走向中国。

“两头高中间低”:低谷与攀援新起点

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这两个我们越来越耳熟能详的远古文化,在“上海6000年”发展过程中,究竟是什么文化地位?扮演了什么角色?作出过哪些贡献?对我们当今深化“五个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而言,有何底蕴?有何价值?有何镜鉴?有何启示?

这让我想起2014年,上海博物馆召开“城市与文明”学术研讨会,我的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第四任院长张忠培先生也来参会。他事前让我给他起草一个讲话稿的要点,我梳理上海6000年历史,写了两页“上海史地大事记”,供他参考。他看完之后说了六个字:“两头高、中间低”。

张忠培先生在2014年上博的“城市与文明”研讨会(见吊牌)后参观新开的崧泽遗址博物馆,高蒙河(右一)陪同

“两头高”的第一个高峰,就是文汇讲堂第一讲“最初的上海”的话题,讲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所展现的上海六千年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而且是对标当时的中国,是具有中国意义的,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中原地区,比如石镰、石犁都是从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发明而发展出来的。“两头高”的另外一个高峰,就是近现代的上海,也是相对于全国而言,也是具有中国意义的,即上海从人们印象中的200年前的小渔村,发展成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

说到上海的“中间低”,即如刚才线上听友提问的那样,春秋战国的吴越时期、西周东周后到汉唐,上海在全国的地位就没有“两头高”那么高,甚至在史志文献上,连个全国性的“编制”、“名号”都没有。这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就是从曾经强势的良渚文化衰落以后的广富林文化开始的。

上海的“名号”从1292年的元代开始。 李念拍自“上海县700年”展

广富林文化是一个弱势文化时期,一是遗址点变得很少,第二分布范围变小,与良渚文化的玉琮分布几乎传播到半个中国相比,但广富林文化已经缩小到环太湖流域,这意味着人口减少,影响力变小。所以,广富林文化进入到上海远古发展的低谷时期,而且我个人认为,是六千年里上海历史中最低谷时期。但广富林文化也有亮点,即黄河流域的人群北来,它变得开放了。至于是被迫开放还是主动开放还是怎么样开放的,我们今天姑且不论。但大势就是变得开放了,变得包容了,变得多元了。黄河人带来了外来的文化,带来了周边的文化,而且在广富林生存了两百年,这是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创新的两百年。联想一下,近代上海小渔村发展至今也才两百年,就创造了一个国际大都市。

马桥文化的变革求新是上海六千年历史发展的向上攀援期

所以,广富林文化后的马桥文化时期,就开始走出六千年的历史低谷期,成为走向近现代上海国际大都市攀援上升的新起点,我称之为“马桥再出发”。如果说,马桥文化的变革求新是上海六千年历史发展的重启期,那么广富林文化则是开创了开放、交流、包容、融合的转折期,正是这一转一启,起承转合,成为上海前后两个三千年的“翻页”处,使得上海六千年历史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大趋势——走进后三千年上海历史发展进程之中。

扫码做169-2自测题,出题者:杨颖 丁方婕 技术:汪爱平 参考:文汇App 169-2四篇整理稿

上海城市精神的考古底蕴:海纳百川

上海六千年,前后三千年,从远古走到了今天。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正好处于历史变革的转折点上,恰好属于历史大势的转身之时。往大了说,这前后两个三千年如同一场上海大剧的前后两幕,接力交棒,薪火相传。往小一点说,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也是它们一千年里面的两场大戏,南来北往,固本创新。无论哪两场大戏,都没有中场休息,生生不息,前后相继,贯古通今,铸古烁今。

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是上海城市精神的考古底蕴。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凝练概括了上海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上海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软实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两代三位学者各有侧重,完成了对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海纳百川的阐释

今天,我们从两位专家的分享中,我们从听众朋友的共享中,我们从文汇讲堂的荐享中,一起共享了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感受了远古的历史转折和走向今天的历史大势。

这就是何以上海,是以上海,所以上海。

广富林、马桥文化时期,吸收外来文化比例加大

社科硕士陈天翼:广富林或者马桥文化对于其他地区比如中原或者南方是否有一些反哺而不仅仅是吸收学习外来文化?

高蒙河:这是个好问题。文化的传播影响分辐射式和辐辏式两种。前3000年上海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既有辐射也有辐辏。比如,刚才讲到前三个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比较少,上海的福泉山遗址中有大汶口文化的彩陶背壶,目前只发现一件,在文化强势时它也会吸收外来文化,但到了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比例加大。

我们看到史前3000年,前面那三个文化更多是辐射出去的,影响了周边甚至影响了部分远古中国历史走向,做出了上海的贡献,后面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更多的外来文化不断被吸收,但总保留着本地文化,总体看到的就是,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进入到大开大合、海纳百川、南来北往的历史发展大势的转折时期。

低谷时期是唐宋青龙港等发展促成日后高峰

工会工作者瞿红:U字型低谷时期,是什么文化促成了上海开埠两百年以后的辉煌?

高蒙河:上海的历史发展,首先从客观上看,上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的重要性。上海有6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地理区位处在整个中国海岸线南北中间位置;其次从文明视角看,农业是人类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第一场革命,上海是较早进入稻作时期的,发明了石镰、石犁等生产工具。过了五千年,上海较早进入到城市文明阶段,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上海拥有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地理环境和区位需求,加上“上海城市精神”等因素,使得上海这两百年来的国内外地位越来越高。

512首场研学中,53位听友参观青龙镇上遗留的青龙塔

具体而言,讲堂系列讲座第四讲专题会论及青龙镇遗址,是当时的东方大港之一,到了唐宋,上海有了国家在册的“名分”,有了华亭、松江府的行政区划,比起唐宋以前在全国籍籍无名,此时的青龙镇逐步发展成为东南巨镇,构成了以后发展的底蕴,再往早里追溯我认为就是从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开始。今天的主题就是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吸纳更多的南来北往的优秀文化,开放碰撞,融合创新,贯古通今,走到今天。最后,我用八个字形容对今天“广富林文化中的南来和马桥文化中的南源”话题的感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整理:李念

擎先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胡芳博硕士对本组文稿亦有贡献

作者:

文:高蒙河 图:现场摄影 周文强 照片整理 丁方婕 编辑: 责任编辑: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专业低息配资线上。

发布于:上海市

相关资讯